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

盤點變色龍的生活特征習性

盤點變色龍的生活特征習性

盤點變色龍的生活特征習性


變色龍

  種族特征

  皮膚被顆粒狀鱗覆蓋,真皮內有多種色素細胞,能隨時伸縮,變化體色;頭上有鈍三角形突起;雙眼各自獨立,可以自由轉向不同視角。

  背部有嵴棱;八肢較長,前後肢均具5指、趾,分為相對2組,前肢內側3指愈合,外側2指愈合在一起,可相互握持;後肢相反,內側2趾和外側3趾愈合,並相對持,這樣,它就更善於在樹上攀爬。

  一些種類的變色龍是根據周圍環境來變換體色,而另一些則是用體色來表達情緒:當受到威脅或贏得配偶時體色最為鮮艷。也有表現身體狀況的顏色:發黑是身體狀況差時,發白則是體溫過高時。舌頭較長,幾乎與軀幹等長,上面有黏液,捕食時,舌頭能迅速射出,黏住昆蟲。尾較長,善於纏繞在樹幹上,有第五隻手的作用。

  外觀:變色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體色會隨著環境改變、有長長的舌頭、兩個可分別看不同目標而自由轉動的眼睛。另外,像是可卷曲的尾巴、頭上的犄角、特殊對握的腳趾等特征,使它成為蜥蜴中極受歡迎的寵物。

  分佈:這一科的成員大部分都分佈於非洲及馬達加斯加,少數分佈於中東、亞洲及南歐。

  棲地:主要為樹棲,依種類不同可適應沙漠氣候到熱帶雨林氣候。Brookesia 這一屬的變色龍較特別,沒有可卷曲當作附肢的尾巴,多於地面活動。

  大小:依種類而有很大之不同,由2.5 cm (Brookesia sp.) 到超過50 cm的種類 (Chamaeleo melleri, Furcifer oustaleti)。

  食物:主要為昆蟲,但較大型的品種也可能捕食小型的脊椎動物。

  行為:日行性、樹棲性、緩慢活動、具領域性之蜥蜴類。

  繁殖:大部分為卵生,但也有卵胎生的種類(例如 Chamaeleo ellioti)。(圖片來源:華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