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2011_胍薯埤ㄩ笢_胍鶸洷咡



2011藝術傢權力榜:中國藝術復興希望


















2011藝術傢權力榜:中國藝術復興希望






2011中國藝術傢權力榜

本刊編輯部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消費時代,所有流水線上的產品,都被設定瞭一個使用年限。不是人們沒有能力生產出可以使用更久的產品,而是因為,他們必須通過設定使用年限來保證多次購買,以獲致豐厚的利潤。

藝術作品的年限,由誰設定?這是不以藝術傢的意志為轉移的一件事情,這同樣是不以社會一時的風向、受眾一時的趣味以及市場價格的高低起落為轉移的一件事情。

在這個藝術傢稍有名氣便被明碼標價的時代,藝術和市場,藝術傢和藝術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張充和這樣一位在傳統藝術領域內(詩詞,書法,昆曲)無所不能的藝術傢,如今已是稀世珍寶。她是現在時的、活著的古風,令我們對傳統之美有瞭一份自信,我們為有機會向她致敬感到一絲慰藉;

賀友直的舊上海風俗畫在世博會城市足跡館亮相,在新天地的石庫門博物館展覽,在上海地鐵10號線和上海南站長長的通道裡被制成燈箱廣告,他的作品的經久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他的新上海風情畫裡的辛辣譏諷,令我們露出會心的一笑;

陳丹青,早在1980年代便已獲得崇高地位的藝術傢,在用文字和思想的鋒芒帶給我們許多驚喜之後,用他的新作告訴我們,他仍在一筆一筆經營他最愛的行當——繪畫;

劉香成的攝影集《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被黃永玉評價為“樸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鹽,新鮮如山風,勇敢如鷹,自在如無限遠雲”。這位普利策獎得主參加瞭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拍攝,但他認為隻有領導人在上邊的圖片無法告訴我們一個時代的真相。“一說到1911,人們都會想到孫中山、袁世凱……但我更關註大時代裡的民生,想知道在那個時代裡,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怎麼生活。”於是,又有瞭一部厚重的攝影集《壹玖壹壹:從鴉片戰爭到軍閥混戰的百年影像史》,為瞭編輯這本書,他用整整一年時間滿世界搜羅影像資料。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以為早已泯滅的,尚未泯滅,我們所寄望的復興,雖然還沒有太多的跡象,但是我們從這一個個藝術傢身上,一直看到他們的真誠,他們付出的努力,他們的光彩,這恰恰是復興的基礎。

劉香成

用影像向世界說明中國

攝影作為一種視覺語言,遠不止一張張圖片那麼簡單。中國人對於攝影語言的認識太單純瞭。攝影可以做很多文字做不到的事情。我知道影像的力量在哪裡,花瞭這麼多氣力,就是要用影像為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補白,用影像向世界說明中國

本刊記者 徐梅 發自北京

劉香成在傢裡 攝影師:Henry Edward Laver,圖片來源是Pitt Rivers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

1983年,英國企鵝出版集團出版瞭劉香成的攝影集《China after Mao》,這本隻有96張照片的薄冊子以日常點滴濃縮瞭1976-1983年間中國的政經巨變。

1976年作為《時代》周刊首任駐京攝影師來到中國時,劉香成隻有27歲,他將鏡頭對準珠江邊帶著黑紗打太極的人們、對準借著天安門廣場華燈的燈光學習的年輕人、對準故宮(微博)門口身穿軍大衣手舉可口可樂的小夥子……“新時代已經到來瞭,我想要報道毛澤東以後的中國。”

這本書在海外先後推出瞭4個版本,劉香成曾經以為永遠看不到它在中國內地出版。他並沒有等太久。2011年2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推出瞭《劉香成:毛以後的中國1976-1983》。黃永玉看到這本集子,感慨他對人民和土地“脈脈深情”,“他的作品樸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鹽,新鮮如山風,勇敢如鷹,自在如無限遠雲。”

當當網上一位讀者留言說:照片比文字會講故事。這可能是諸多讀者留言中最讓劉香成喜歡的。這二三十年間,無論是拍是編,他的信條隻有一個,“我一直都希望把攝影帶到新聞語言的主流地位,而不是說攝影隻是文字的輔助。”

“讓影像替你說話,讓影像替你呼吸,”謙和平易的他說起圖片時,言語篤定、不容質疑,“好的圖片不需要任何說明。”

“把影像帶到攝影之上”

常有年輕攝影師向他討教,“劉老師,你給我們說一說吧,到底怎樣才能拍出一張好圖片?”

這個問題難倒瞭這位世界知名的華人攝影師、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說是說不清楚的,我編本畫冊,你們看吧!”

在淡出新聞一線之後,當年的傳奇攝影記者埋首於歷史資料圖片,用自己那對“會看圖片的眼睛”在世界范圍內甄選佳作。

2008年7月由他主編的攝影集《China,Portrait of a Country》(《中國,一個國傢的肖像》)由德國TASCHEN出版社以英、法、德、日等6種語言全球發行,受到全球150多傢主流媒體的高度關註,被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年度最佳攝影畫冊;

2010年,他與鐘情於中國的當代藝術專傢凱倫•史密斯女士合作,編輯出版畫冊《上海:1842-2010,一座偉大城市的肖像》;

2011年9月1日,他獨立編輯的《壹玖壹壹:從鴉片戰爭到軍閥混戰的百年影像史》面世。

為瞭編輯《壹玖壹壹》,他花瞭整整一年時間滿世界搜羅影像資料,“與清政府簽訂《辛醜條約》的國傢中,隻有比利時我沒去。”

最終挑選出的九百多張圖片,隻有極少數出自職業攝影師之手,昔日的傳教士、外交官、商人、軍火商、冒險傢才是他的“主力創作人群”。

當他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國傢圖書館,翻開館藏的大部頭黑色或藍色影集,心中升騰起聖潔莊嚴之感,“他們不僅完好保存瞭照片,還有電子版本,碼放在潔凈桌子的特制書架上。”

“在中國,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傢很不當一回事地說,‘那不過是些老照片而已!’好像這些東西算不得什麼,不配躺在藍絲絨襯裡的盒子裡,隻能屬於潘傢園這樣的舊貨市場。”

他搖頭輕嘆,“這是沒有文化的說法,非常粗糙的論斷。影像是歷史的記憶,必須對自己的歷史盡量客觀、準確地去正視和反思。中國如何對待它的歷史,將會影響中國將來如何發展。這太重要瞭。”

“中國一邊大興土木,修建造型震撼的博物館;一邊卻疏於看管視覺歷史的紀念物,”他認為搭構完整的影像史料系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我們要麼不註意保存,東西流失在外,要麼是沒有版權的翻拍作品,工程量很大。”

在海外遴選圖片時,他會先在當地聘請助手,“請他們把本國公共展館和私人藏品從床上面、床下面全翻出來,我先看小樣,看過小樣,再飛過去看原作。所有選中作品都按照國際版權公約簽訂合同,取得合法的使用權。”

該書封面所用的圖片藏於意大利米蘭的宗座外方傳教會PIME (Pontifical Institute for Foreign Missions),拍攝者是南懷謙神父(Leone Nani),1904-1914年間他以傳教士身份在中國內陸有過長時期的旅行、觀察和攝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