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掩馮匼_腔騷朸_褣眕洘



被黃曲黴毒素攪動的奶業神經難以平息


















被黃曲黴毒素攪動的奶業神經難以平息






國標實施9個月後,洪雅縣才知黃曲黴毒素是必檢項目

黃曲黴毒素攪動奶業神經 四川眉山火速上線8分鐘檢測卡

一款黃曲黴毒素M1快速檢測卡在2012年元旦前後,迅速在四川省眉山市等地鋪開。監管人員在完成前期的取樣工作後,隻需將液體滴入快速檢測卡內,靜等8分鐘就可得知原奶中的黃曲黴毒素是否超標。

事發於2011年末的眉山牛奶黃曲黴毒素超標事件,為脆弱的中國乳業再次蒙上瞭一層陰影。

早報記者調查後發現,因設備與監管的薄弱,地方政府在應對黃曲黴毒素時顯得有些倉促與吃力。比如號稱西南最大的乳業基地,洪雅縣監管部門卻沒有專門檢測黃曲黴毒素的大型設備。2010年6月1日,國傢食藥監局頒佈的黃曲黴毒素檢測標準全面實施,但是直到2011年3月,洪雅縣畜牧局才知黃曲黴毒素是必檢項目。

2011年12月28日,四川眉山市洪雅縣東嶽鎮菊樂食品有限公司東嶽收奶站,奶農給奶站檢測的樣本瓶。 早報記者 孫湛 圖

超標危機

省廳統一配發快檢卡

因確無經濟利益的驅動,牛奶黃曲黴毒素超標系奶牛吃瞭發黴與變質飼料的官方結論,已被大眾接受。不過,飼料與原奶的監管、檢測仍深受詬病。

2011年12月31日上午,眉山市洪雅縣畜牧局副局長付加楷稱,省裡的負責人前一天已告知他省裡配發瞭一批新型的黃曲黴毒素M1快速檢測卡,當天各區縣畜牧局的監管人員已被集中到眉山市進行瞭培訓。

眉山市畜牧局副局長蔡健在其辦公室就快速檢測卡向早報記者進行瞭講解與展示。

這套快速檢測程序包括離心管、金標微孔、快速檢測卡等器皿,從取樣到結果出爐整個檢測時間1小時左右,但取樣後的液體滴入快速檢測卡隻需靜等8到10分鐘即可。蔡健稱,該檢測方式的便捷性酷似三聚氰胺的快速檢測法,方便、快速、靈活,便於基層執法部門監管,而且也節約瞭成本,以前四川畜牧部門使用的是一卡98孔,一套3000多元,在實際操作中因樣品不足98個屢有浪費,“現在是一卡一孔,一套僅48元”。

蔡健介紹:這批黃曲黴毒素M1快速檢測卡是四川省畜牧廳統一配發的,除瞭配發的,各縣市畜牧局還可依自身需求自行加購。

檢測困境

要求奶站檢測不現實

包裝顯示,該批快速檢測卡,生產於2011年5月26日,而早報記者調查後發現,類似的快速檢測卡至少在2010年就已問世,國內一些養殖場已在使用。

為何眉山市此前沒有換用此類快速檢測卡?就此,蔡健稱“這類檢測卡並非新的,隻是由原來的一卡98孔變成瞭一卡一孔”。而一些當地畜牧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這涉及政府統一采購。此外,對黃曲黴毒素的檢測力度以前也沒這麼嚴過。

不過,黃曲黴毒素M1快速檢測卡並非完美,它可以測出牛奶中的黃曲黴毒素是否超標,但不能測出具體數值。

此外,近期一則奶站不檢測黃曲黴毒素的消息引發瞭一些非議。就此,蘇學文稱,要求奶站檢測是不現實的,一套設備從幾十萬元到300萬元不等,奶站根本無力購買。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也表示,小型養殖場或者零散的奶戶確實配備不起檢測儀。

洪雅縣東嶽、花溪等地區的奶站經營者稱,一套快速檢測卡需48元,每天要為上百奶農的原奶進行檢測,一天的費用起碼4000多元,“奶站忙兩天都賺不到這個數”。基於此,乳企在原奶入廠與成品出廠前檢測與監管部門的抽檢顯得至關重要。

監管尷尬

抽檢樣本需到乳企檢測

在奶農的眼裡,“黃曲黴毒素”是個新詞,而對於蘇學文來說,也需不停地上網學習,才能加深對其認知。

付加楷稱,四川多陰濕的梅雨季節,飼料容易發黴變質。那麼,在同樣的氣候與認知條件下,為何前些年沒有檢測出黃曲黴毒素超標,而2011年卻突然被頻頻測出呢?

王秀均等奶農稱,是檢測變嚴瞭。而付加楷則認為原因有二:一是眉山2011年的秋季比往年更潮;二是根據相關材料,2010年3月份,國傢食藥監局才頒佈瞭黃曲黴毒素的檢測標準,當年6月1日起才全面實施,“以前應該沒有檢測這個指標”。

洪雅縣畜牧局生鮮牛奶質量管理站站長魏才祥告訴記者,2011年3月,省裡抽查時,他們才得知黃曲黴毒素是必檢項目,從而引起重視。

蘇學文表示,檢測牛奶中的黃曲黴毒素含量,主要是三聚氰胺事件後才開始的,最新的限量標準是0.5微克/千克。

據付加楷介紹:2011年3月份後,畜牧局要求縣內的飼料加工廠購進檢測設備,對加工飼料的黃曲黴毒素含量進行自檢。共發飼料廠經理劉曉強也表示,他們的設備是2011年上半年買的,花瞭3.9萬元。

2011年10月左右,眉山市部分乳企還是檢出瞭部分原奶黃曲黴毒素超標。2011年10月19日,洪雅縣畜牧局接到眉山市畜牧局通知,文件為“關於做好生鮮乳中黃曲黴毒素監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級別為“秘密”,指出近期受季節性變化影響,奶牛草料黴變可能性大,而禁止銷售黃曲黴毒素超標的生鮮乳是國傢強制規定。文件強調瞭黃曲黴毒素上報制度。

付加楷稱,這是上級部門第一次發佈關於黃曲黴毒素的緊急通知。但尷尬的是,洪雅縣沒有專門檢測黃曲黴毒素的大型設備,監管部門抽取的樣本需拿到乳企去檢測。

“脫黴”問題

超標“一直都存在”

自2011年10月份,眉山開始向奶農推薦“脫黴”產品。付加楷稱,這是四川農大的教授在授課時推薦的,而蘇學文稱,眉山縣使用的“脫黴”產品真名叫古博士吸黴靈,是經國傢農業部批準的飼料添加劑,牛吃瞭後,會將毒素吸附或分解並排出體外,目前國外以及國內部分養殖區的奶農已有使用。

不過,推薦“脫黴”產品起初還引來瞭誤解與質疑。早報記者經采訪後發現,脫黴劑2008年就已成為農業部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網上早有售賣,而一些畜牧專傢也曾撰文建議奶農在梅雨天飼喂,目前成都、重慶、山東等地部分奶農已在使用。然而,地方監管部門應對黃曲黴毒素仍顯得有些倉促與吃力。

不光眉山,2011年1月,安徽省滁州市一些奶站和牧場生鮮乳被也查出瞭強致癌物黃曲黴毒素M1超標。

早報記者查閱後發現,自1985年我國就出臺瞭《食品中黃曲黴毒素M1與B1的測定方法》。《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也規定,乳制品生產企業需要檢測項共有37項,其中黃曲黴毒素M1也是明確要求為“必檢項”。在實地采訪中,眉山等地畜牧部門的一些工作人員稱,黃曲黴毒素M1成為一項必檢項目,是從2010年開始的。

王丁棉告訴早報記者,牛奶黃曲黴毒素M1超標,之前在我國“一直都存在”,“隻是概率小”,沒有引起媒體的集中關註。

黴變溯源

不是某一傢飼料的問題

牛奶黃曲黴毒素M1超標,飼料被認為是源頭,散戶被企業列為最大嫌疑。

不過,蒙牛與眉山官方至今均沒有公佈究竟是哪一區域散戶的問題。在這一模糊的狀態下,究竟是飼料自身問題還是奶農儲存不當?在眉山當地引發瞭不小的風波。 蒙牛在2011年12月27日稱,因個別奶農儲存不當引發飼料發黴和變質,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後使原奶中的黃曲黴毒素M1超標。隨後,眉山的質監與畜牧部門也認同瞭這一說法。

不過,在實地采訪中,那些原奶被檢出黃曲黴毒素的奶農,大都至今仍認為是飼料本身的質量問題。將軍鄉陽坪村王秀均等3戶奶農,不但要求共發飼料廠調換飼料還索賠瞭原奶損失。

然而,共發飼料廠經理劉曉強卻大喊冤枉,並拿出一摞的檢測報告,稱出廠成品的黃曲黴毒素B1含量都是合格的。早報記者查閱瞭這些檢測報告發現,該廠2011年僅有一批進廠的(原材料)酒糟被檢出黃曲黴毒素B1超標。

為何飼料沒有問題還給奶農免費調換?劉曉強稱,洪雅縣市場上的飼料多達十餘種,競爭激烈,為瞭不流失老客戶並盡快平息不利猜疑,飼料廠才免費調換飼料並賠償奶農的。

為證清白,劉曉強更是爆料:2011年10月初,四川新希望乳業有限公司陽平分公司(下稱“新希望”)就已檢出部分原奶黃曲黴毒素超標,監管部門與乳企在溯源後發現,超標奶的奶農並非投喂瞭同一品牌的飼料,“這說明不是某一傢飼料的問題”。

查出的超標奶哪去瞭,會不會這傢乳企拒收,又被奶站送到瞭另一傢?

現象背後

奶業神經還遠未平息

蘇學文稱,2009年以前,眉山確有私人收購奶農原奶的現象,但經整頓後,奶農需將原奶賣到奶站,奶站再交到奶企。洪雅縣畜牧局生鮮牛奶質量管理站站長魏才祥表示,以前收散奶的現象比較多,一年要打擊幾十次,但這兩年比較少。

早報記者在將軍鄉、花溪鎮遇到瞭丁勇、白興兵等人,他們每天開著各自的貨車,將一些奶農的原奶收走。他們稱,隻是代運,每桶收取5至7毛不等的運費。奶農也證實,丁勇等人“隻是代運”,他們或缺勞動力或嫌騎摩托送奶既麻煩又費油,索性將原奶交給瞭“代運人”。為證清白,白興兵甚至向早報記者展示瞭一堆剛收集的奶農身份證:奶農的信息均需在奶站進行登記。

2011年末,中國乳企掀起瞭一輪漲價潮。奶農卻在抱怨原奶的收購價太低。將軍鄉陽坪村奶農丁全友稱,飼料一直在漲,而奶價已由原來的3.5元/公斤,一路下滑到瞭2.8元/公斤。

洪雅縣畜牧局副局長付加楷承認,奶價低、奶農養殖積極性不高確是實情,眉山之外的一些省市甚至還曾發生過奶農殺牛、倒奶的現象。

眉山市奶業發展辦公室撰寫的《2011年眉山市奶業發展工作總結》提出:將繼續完善生鮮乳收購定價協調機制,提升奶農和奶牛養殖企業在生鮮乳收購定價上的話語權。

黃曲黴毒素攪動的奶業神經還遠未平息。

(東方早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